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广东凉茶发展还要经历多少曲折?

2013/12/3 10:18:08人浏览

———粤北行事件所引发对广东凉茶的深思


清远日报新闻 时间: 2012年10月25日 来源: 清远日报 

作者:乔致庸

乔致庸

  当年,16岁就离家出外打工的农家子弟蔡能强经过17年的拼搏,在自己的家乡广东阳山县闯出一条致富之路,并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一手就创立了广东粤北行健康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北行”),并创造出了令家乡人骄傲和自豪的“阳山三件宝”的生态茶、姜糖、溪黄草茶,成为当地旅游的拳头产品。2006年,在广东省文化厅、省食品行业协会的促进下,其凉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之而来的是,“粤北行”的代用茶产品更是迅速在广东市场取得了一席之地。“粤北行”也因此成为清远乃至广东食品行业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

  事业如日中天,突遇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正当粤北行正朝预期的目标发展,然而谁能想到,今年9月,一条爆炸式的新闻在广东有关媒体报道后,让粤北行陷入了一场以前从未有过的危机:广东阳山知名食品品牌“粤北行”茶产品被曝非法添加人参、灵芝、牛蒡、罗布麻、溪黄草等多种药材,涉及产品多达十大类数十种规格,销售范围覆盖全省。

  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数年之前发生在“王老吉”身上的“添加门”事件,粤北行尽管品牌没有王老吉叫得响亮,但今天的粤北行却与几年前的王老吉一样遭遇了类似的添加门事件,再一次将“广东凉茶”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不过,王老吉添加门最终以国家卫生部将夏枯草、布渣叶、鸡蛋花三种凉茶原料纳入第三批新资源食品目录画上圆满句号,而此次粤北行却迎来了执法部门的严厉查处。

  从凉茶产业发展看,代用茶产业药食同源目录有待完善

  也就是于今年9月,国家卫生部已批准人参(人工种植)为新食品资源,其可作为食品企业的原料进行加工生产。

  对于粤北行添加门事件,中华养生研究院院长、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刘焕兰是这样解读的:“尽管国家卫生部已经出台了相关目录,但传统的药食同源的物质是否都已经收录值得商榷。全国各地有很多被广泛应用的药食同源物质都没能列入目录,其中就包括粤北行非遗凉茶中的溪黄草和广东知名的五指毛桃、白茶、苦斋婆、艾叶等,而灵芝在广东历来就被人们理解为药食同源、药膳同功物质而广泛应用。”据了解,已有几百年历史积淀的广东凉茶,早已成为广东“秋冬防肺燥,春夏去暑湿”的四季皆宜的饮品,并且融入了岭南的文化,成为广东传承、养生、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仅是溪黄草凉茶生产企业就有好几百家,而已经成功申报国家非遗的也有21家企业拥有的36个品牌,132个秘方及专用术语。刘焕兰认为,历史悠久的广东凉茶如何传承发展已经处于十字路口,早该做好行业规划与规范了。

  广东凉茶产业何去何从早已成为业内人士探讨的焦点。业界已经呼吁好几年的行业标准也一直姗姗来迟,前几天省卫生厅才公布凉茶标准并征求各界人士和企业的意见。据了解,粤北行之前是有将溪黄草、灵芝等都被列入添加原料之中的企业标准,并经过相关部门的标准备案。只是在近年,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变化,溪黄草、灵芝等才开始不被允许加入食品里。任何标准,都是时代的产物,也都应该与时俱进,同时代要求相契合,与发展阶段相适应。可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在广东凉茶添加门事件频发的背后,也暴露出我国凉茶管理标准更新滞后,部分标准长期止步不前,甚至二三十年不变。

  事件像由行业竞争也像由商业阴谋而起

  粤北行系列茶品不敢说毫无问题,但其一直在不断完善。如果,非要一杆子打死,这是一种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不负责任的态度。著名民俗专家乌丙安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也强调,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品牌很珍贵,希望大家好好爱护。可回过头来看,就像这家企业在探寻事件发生的根源的那样,粤北行事件的起源却并非来自消费者的投诉,也不是产品质量问题,而是粤北行近年来遭遇的职业假打。“近年来,粤北行已经先后遭到几十个自称‘打假’人士向企业勒索的纠缠”粤北行企业负责人说。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食品研究专家,在听了记者转述了粤北行负责人上述的这番话后表示:“我认为不完全是这样,我认为事件最关键的核心还是利益和行业竞争的问题。”他表示,现在有些企业,尤其是一些同行企业,喜欢采取一些非正常的手段故意让竞争对手陷入困境。这是一件十分不明智的行为,身在同一个行业,相互珍惜,相互提醒完善不足才能让彼此都能顺利发展,共同发展。

  历经种种过后,今后我们该如何保护广东凉茶?

  近年来,广东凉茶真可谓是命途多舛。在“王老吉”与夏枯草的“相爱相杀”之后,现在又开始了“粤北行”与溪黄草的“阴谋阳谋”。对于此,广州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原副院长、教授张殷全表示,这并非为粤北行辩护,而是想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凉茶留一条活路。他认为,现实中很难找到一种对所有人群都适宜且无毒无副作用的药材。即使是卫生部允许添加的食药可用87种药材,并非都是完全安全无副作用的。具有几十年以上食用历史的配方非遗凉茶,还有数百家生产溪黄草茶企业,不少于十多年的生产销售,未见有吃溪黄草茶中毒不安全的报道与投诉。

  广东省食品(饮食)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主任、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张俊修认为,广东凉茶作为岭南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产业兴衰将直接折射出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尤其是在这种添加门事件频发,以及饱受公众质疑的状况下,产业标准的尽快制定出台,产业资源数据的调研与分析,系统化专业化的行业规范管理,加上政府及职能部门的积极参与,是保护广东凉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做不到这些,广东凉茶的添加门事件仍会再出现,到时,无疑将会进一步加剧公众对广东凉茶的质疑,甚至加剧广东凉茶的危机感。

原文链接网址:http://www.qyrb.com/epaper/content/20121025/ArticelB1003FM.htm

详情请登录网址:http://www.yuebeistoreshg.com/(健康生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