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粤北行”继承祖业再创新天

2007/10/25 10:25:20人浏览

粤北行”继承祖业再创新天' \; R" ^# q  X+ \5 S
  凉茶产品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殊荣 
  
  凉茶,是现在人们熟悉的一种饮料。而在国务院今年7月份批准的我国第二批36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面,由广东、香港和澳门联合申报的“粤北行”溪黄草茶等八个编号的凉茶秘方及其专用术语,凭借其80多年的悠久历史、祖传的独特配方、良好纯正的口感以及对传统中草药文化的专注和杰出的现代企业管理成功入选。
  目前,街头林立的凉茶铺,是岭南城市独特的风景线,凉茶已经有1千多年的历史,是岭南地区群众以中草药为原料开发出来的一类日常饮料,粤港澳地区的各种各样的凉茶品牌有数百个之多。在第二批国家公布的名单里,广东省只有粤北行等36家企业的凉茶牌子,以及132种凉茶秘方可以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茶,可以使用与之配套的专用术语。而不在“文化遗产”之列的凉茶,不能被称为“凉茶”,只能改称为“植物提取饮料”等。据统计,在第二批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粤北行”的凉茶秘方和专用术语成为清远地区唯一的获得者。
  要揭开粤北行凉茶获得粤北地区最高的荣誉的奥秘,必须去追溯粤北行发展的历史。1986年,阳山县青莲镇年仅十六岁蔡能强,正是青春年少,对未来充满了美好憧憬和绚丽梦想。他不甘心在贫穷的农村荒废青春,要凭自己的能力改变命运。他首先想到的是继承祖业。蔡能强的已故太爷曾是阳山县青莲镇方圆几十里有名的老中医,他将自己的医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两个儿子。为了让他的医术发扬光大,他的两个儿子各开一个店铺,一个叫“济阳堂”中药铺,帮人看病兼卖凉茶,另一个儿子开了一个叫“粤北行”的店铺,卖杂货、餐饮兼卖凉茶,扶危济困,深受群众赞扬。可后来这两间店铺因文化大革命而被毁掉了。因此,蔡能强就想办法找出太爷遗留下来的祖传秘方,重操祖业,将父亲及伯父创办的“济阳堂”和“粤北行”这个老字号发扬光大、重振老字号雄风。1 I; d5 a1 v, b' _7 ~
  经过多年反复研制,2003年11月,蔡能强终于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凉茶王国”———阳山粤北行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开发出生态茶1号、溪黄草茶、白茶、韩愈茶、灵芝茶、中草药袋泡凉茶等系列产品。其中,生态茶、溪黄草茶这两个产品获中国华南(清远)首届农博会金奖。其清热、祛湿、解毒等功效及其独出心裁的包装,逐渐引起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一下子在市场打开销路,特别是在珠三角地区赢得广大消费者的普遍欢迎。5 R* C- k4 w& s. a2 P. s3 r; o/ M
  据文化部门有关专业人士介绍,凉茶在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意味着它的秘方以及专用术语不仅能得到国家文物保护法的保护,而且还能得到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世界范围内的保护。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曹淳亮说:“凉茶的生产事实上已经成了产业。这种产业,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后,就会成为一个文化产业,给我们带来文化与经济融合后新的增长效果。”4 n( P% K7 E  j3 w0 c
  据了解,凉茶行业强制性行业标准即将出台,凉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无疑为这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而粤北行凉茶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将给清远乃至广东地区的绿色产业注入了更大的活力。4 p7 H9 d4 m$ t; H# G
  如果说,当年打工创业的蔡能强继承祖业是基于不甘落后的思想,那么今天作为粤北行掌舵人的蔡能强,正承载着数以百计粤北行人对人类健康追求的历史使命和责任。随着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定的尘埃落定,粤北行将谱写浓墨重彩的新篇章。对此,蔡能强胸有成竹地说,在未来几年,粤北行的凉茶将成为极具特色的广东特产。# G$ H6 N' s# t) T
  记者陈柏益 

( H- L3 ]' r5 V) e) x/ Q% Q5 M
+ G2 i, B5 G) l) d& B# h$ b
: T$ C7 ]7 p' x$ l' d0 Q: \

转自《清远日报》

0条评论
我要评论
姓名*
匿名
验证码: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