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溪黄草茶何去何从 凉茶行业标准呼之“难”出

2013/12/3 17:02:05人浏览

溪黄草茶何去何从  凉茶行业标准呼之“难”出

南方农村报 记者 丘海涛

上火了?就到溪边抓一把溪黄草煲水喝嘛!谁会想到这个在广东人看来司空见惯的降火良方会引起一场争议,一年多仍未消停呢?

14日,卫生部发布了2013年第一号文《关于批准茶树花等7种新资源食品的公告》。清远粤北行溪黄草凉茶传承人蔡能强看到难掩失落之情,他向卫生部申请“唇形科的纤花香茶菜(溪黄草)”为新资源食品的许可申报还是没有批准,这就意味着持续了一年多关于“溪黄草添加门”事件的争议还未能平息。

所谓的“溪黄草添加门”是指2012年由媒体报道引发的清远粤北行等十多家企业非法添加溪黄草等中药材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在广东、广西等地,一直有喝溪黄草凉茶的传统饮食习惯,粤北行是广东粤北地区众多溪黄草凉茶生产企业中拥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之一,2007年,粤北行的溪黄草茶是粤北地区唯一一家获得了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的企业,在业内小有名气。

粤北行的遭遇几乎就是翻版的“王老吉添加门”事件,“王老吉添加门”事件最终以国家卫生部将夏枯草、布渣叶、鸡蛋花三种凉茶原料纳入第三批新资源食品目录得到圆满解决。可是粤北行等企业却没有王老吉这么幸运,被消费者投诉之后等来的是质监、工商等执法部门的严厉查处。

面对职业假打 企业、政府都有隐衷

“溪黄草添加门”事件源自粤北行等企业遇到的“职业打假”。据了解,2010年开始不断有“职业假打人士向食品行业及广东省内数十家溪黄草凉茶生产企业及当地政府投诉,这些职业假打人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针对清远粤北行、阳山粤龙等企业生产的普通代用茶产品添加溪黄草等多种药材,指出其在食品中非法添加药品有违《食品安全法》,同时要求索赔。

“这些职业打假打没完没了,还不断向质监、工商等部门投诉”,蔡能强表示企业为应付这些职业假打人士,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由于主管部门的要求,企业已经关停了所有生产线,生存步步维艰,“年产值由1000多万下降不到500万,企业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蔡能强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有同样遭遇的阳山粤龙溪黄草茶也不得不停止生产相关产品。

对政府部门来说,“溪黄草添加门”事件同样让他们头痛。“这些打假人士来自全国各地,仅仅是2012年,我们就收到相关的投诉近多宗”,阳山县质监局副局长陈可敬告诉记者。职业打假人一般都是通过“假买索赔”的方式进行申诉,要求企业赔偿,政府查处违法企业并奖励举办人。

陈可敬表示,接到投诉后阳山县质监局都是按照国家法律办事,约谈企业负责人,要求企业停产并召回产品,对企业进行依法查处。对于投诉,质监局都按照程序进行处理回复,但是一年多来投诉还是不断,因处理这件事占用了质监局大量的行政资源。“本来工作人员就有限,几乎每周都要花费2-3天时间来专门处理这件事,单是兑现奖励就用了3万多元”,陈可敬说。

专家力挺溪黄草茶

自古以来,广东、广西人都爱喝凉茶广东凉茶三大派系中粤系凉茶经常使用溪黄草。尤其在粤北地区使用溪黄草煲凉茶喝是当地人的日常习惯,已经融入了当地文化。记者在广东阳山县特产一条街上了解到,尽管出现了“溪黄草添加门”事件,但是不少消费者表示,溪黄草凉茶等是传统饮食习惯,不会因此事件受到影响,这些凉茶仍然会想法设法去购买。以溪黄草茶为主的阳山特产依然卖的很好。在其中一间特产店,店主告诉记者,溪黄草茶是阳山比较受欢迎的特产,这些凉茶是阳山当地人经常饮用的,从未出现过食品安全问题。

在溪黄草种植领域,添加门事件的影响还未显现,清远地区溪黄草的种植面积与前几年相比并未有很大的变化。目前清远市溪黄草种植面积有2000多亩。 “亩产1000-1500公斤,2011年溪黄草收购价大概1/kg,现在已经上涨到3/kg左右,种溪黄草的经济效益比较好,农民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 (注:现实际收购价为7元多/kg清远市农业局副调研员李敏怀说。

广东省食文化研究会会长杨冠丰表示,岭南地气湿热,久居容易“上火”,气候因素影响着人的饮食习惯,溪黄草茶在广东早已经是随处可见的代茶用品,长期伴随着广东人的生活。“凉茶在广东及岭南地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占据着广东饮食文化的重要位置,独特的岭南文化之一”,杨冠丰说。

对于溪黄草凉茶的遭遇,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刘焕兰认为,尽管国家卫生部已经出台了相关目录,但传统的药食同源的物质是否都已经收录值得商榷。在他看来,全国各地有很多被广泛应用的药食同源物质都没能列入目录,其中就包括溪黄草凉茶。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植物鉴定中心主任叶华谷表示,植物分类学中的溪黄草与中药溪黄草并不是相同的一个概念,药性和功能上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分类学上的溪黄草,味极苦,性寒,一般人接受不了,但民间药用溪黄草是甜的,性平和,有清热祛湿、凉血散瘀的疗效。这种草药在民间已经普遍应用了,并无不良性能,这种溪黄草实际上叫“狭基香茶菜”。“溪黄草真的有很多种,不能一棍子打死”,叶华谷说。

行业标准呼之“难”出

目前国家收录药食同源中药材87种,“新资源食品”75种,其中溪黄草并未包括在内,然而广东凉茶的成分有200多种,药食同源和新资源食品目录明显不能涵盖全面。据了解广东省内溪黄草茶生产企业近200多家,按照现行的食品安全法规定,这些企业生产溪黄草茶都是违法行为。

“企业肯定会整改,同时也希望政府主管部门给予指导和缓冲期,不要一棒打死”,蔡能强认为,粤北行溪黄草茶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理应得到保护。为了使企业生产溪黄草茶合法,蔡能强只能自行去申请卫生部新资源食品许可。据了解,这种申请需要经过食品卫生、营养、毒理等多方面的专家评审,要求极其严格,经过广东省卫生厅初审后,再经过卫生部复审合格之后才能够发“新资源食品试生产卫生审查批件”。

刘焕兰认为,“溪黄草添加门”事件暴露了凉茶行业存在的问题,历史悠久的广东凉茶如何传承发展已经处于十字路口,早该做好行业规划与规范了。对此业内早有呼吁出台凉茶行业标准,规范这一行业的发展。2007广州质监局就首次公布《植物饮料(含凉茶)(征求意见稿)2009“王老吉添加门”事件后,广东省卫生厅加强凉茶地方标准制定工作,并争取上报国家标准化办公室形成国家标准2010年,2011年业界均有表达出台行业标准的呼声,却迟迟未见踪影。

     为何业内对《凉茶行业标准》期待已久,却呼之“难”出呢?广东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张俊修告诉记者,广东凉茶的核心作用是降“火”,但不同的凉茶其配方不尽相同,缺乏同一性,而且质量也难以监控,很难像工业品那样做到标准化。“做行业标准很难,做生产流程的操作规范或许可行”,张俊修说。